Cat2023 年 6 月 18 日 10:23 AM

透明人生

出了社會後,總算理解這世界並不如家裡形容的那般險惡和暴力,在真正開始長大的同時,卻也漸漸失去了感覺和感受別人感覺的能力,像個機器人一樣的活著。 遇到職場霸凌,自己表現的情緒不是憤怒或者興奮感,反而是很認真的分析觀察我們衝突的旁觀者,有誰可以用來作為反對施暴者的勢力 遇到公開場合演講,表現的情緒不是振奮或者緊張,而是清晰的認知自己一樣在說話,一樣在表達,只是站位和面對人數不同而已 遇到做任何事失敗,感受到的不是羞愧或者沮喪,而是“OK,我知道這麼做會失敗了”然後立刻思考下一次,如何修改做法,下一次一樣事件的嘗試,該定義成一場實驗,還是修改方法後幾乎肯定可以成功 看起來這樣的人生好像很好,好像可以省下很多本來該用來處理情緒的時間,但我不快樂。 我感覺我們像批量生產的機器人,沒有自我,沒有想法,跟其他人別無二致,吃著一樣的飯,做著一樣的事,搞著一樣的休閒,這世界告訴我們,做這些你應該要感覺到 快樂/憤怒/悲傷/... 一樣是機器人的身份,但沒有任何情緒的訊號輸入進我的大腦,就像從沒有被按下任何按鍵的電腦,很迷茫,沒有目標,漫無目的 好像隨時死了,我也不會有任何恐懼或者遺憾,那我活著的目的本來是什麼?眼前的世界逐漸透明,對於身邊的一切不再需要感到好奇,好像在上帝視角玩著名為人生的無聊爛手遊,唯一能感受到的大概只剩下膩跟厭煩了吧? 但同樣的人生,以前的我,跟現在的我感受為何不同?同樣的生存條件,其他人,跟我感受為何不同?我是否有機會可以學習如何在自己需要的時候修正自己的感受?帶著這僅存的好奇心上來發言,同時害怕如果這個好奇心被滿足了,我的人生是否又失去意義了

1851

鄉民2023 年 6 月 19 日 12:52 PM

你上面的問題其實是一種面對問題的總結後高效處理問題的流程,或許就像是看穿世界的智者一樣你理智,又或是經歷許多人情冷暖的老者一樣洞察。 所以你覺得你的人身了無生趣,但是其實就像是小時候老師常問的「你長大以後要做什麼」,就是樹立你的興趣你的自我實現,你理智你洞察,但是再處理事情的其他追求呢,如果你目前找不到先找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