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低潮又有些失能,該怎麼辦?
這幾天突然陷入嚴重低潮,痛苦得失控,會在做事、走路到走一半時突然失去行動能力,呼吸困難,手會發抖;或是腦袋一片混亂,回過神來就發現自己在其他地方。 有幾次諮商經驗。在成年後看過身心科吃抗焦慮、安眠藥,也在主動向醫師詢問過後,確定有ADD。之後因為前後2次忘記時間沒去看診,因此沒有繼續就醫。 有點解離的傾向,但因為大概4.5歲的時候就有這個狀況了,一直以為腦中有很多聲音、有不同人物,會因為不同的對象而影響自己是很正常的,直到進幾年與朋友聊到時才被提醒這可能跟解離性人格有關。 後有在學校進行諮商,但諮商師聽到我提出解離,認為機率太小不可能,沒有繼續討論,完成一次療程後就沒有繼續了。 自我懷疑有循環性情感症的狀況,因在憂鬱過後,突然陷入情緒亢奮、睡眠時間大幅減少(原7-8變成3-4)、變得比較激進,心情也非常興奮愉快(每次維持數週到月),也因為覺得不影響日常又愉悅,所以沒有繼續就醫、諮商。 不過這幾天再次進入嚴重抑鬱,嚴重影響生活,雖有考慮諮商,但半工半讀無法負擔診所的諮商費用,社區諮詢也因為時間關係無法配合。 因此我想請問: 1. 若是進入這樣的狀態,在調節呼吸過後,時候有能快速回到軌道上的方法呢?因發生在工作時間實在非常困擾 2. 之前看身心科吃藥,並沒有診斷證明;曾經因狀況不好向家人解釋,但他們認為沒有確診那隨便去看醫生都可以得到焦慮憂鬱的說法,請問我到底需不需要去診斷自己有沒有這些解離或是循環性情感症的問題呢?還是有需要醫生會主動向我要求?若要自主提出的話,在身心科提出就好,還是需要去精神科呢? 腦袋一片混亂,若有哪裡難以閱讀還請海涵,不論如何先謝謝回覆。
諮商心理師 楊漢章2021 年 9 月 15 日 9:45 AM
你好 從你仔細描述你所能覺察到的狀況,可以想見發生在你身上很多樣性的症狀,帶給你的影響。不依照順序回覆你提出的問題: 1.精神科、身心科是一樣的。可以考慮的是到醫院看診或是社區中的診所看診。醫院藥物品項較充足,此外如果需要做生理方面的檢查(如:抽血)也比較能進行(有醫師是會參考生理方面資料協助診斷)。 2.有些精神疾病間有共病現象,就是同時有兩種以上的精神疾病的診斷。因此,醫師和求診者間的很好的合作就很重要,完整溝通你經驗到症狀,做出更符合現況的診斷和更好的治療。 3.你描述學校諮商的經驗十分特殊,比較難想像學校心理師會這樣處理。一般來說大學諮商中心會有提供個別諮商的心理師和個管師(系所輔導老師/心理師)。前者是只有晤談時間才會見到,後者是在晤談時間之外也可以見到和聯繫的,可以討論諮商之外的事情。建議你與諮商中心聯絡或直接與負責你的系所的個管師聯繫(通常在學校單位的網頁可以查詢到)。 你文章內的疑問跟個管老師/系所輔導老師討論,可以得到更具體的協助。能穩定就醫、配合治療,對復原相當重要。
諮商心理師 楊漢章2021 年 9 月 15 日 10:09 AM
修正原本回應中關於共病的描述,是一個人具有或符合兩種以上的疾病的診斷。
原作者2021 年 9 月 15 日 10:22 AM
1. 因以前身心科都去診所,精神科多在大醫院看到,一時習慣忘了,不好意思。 2. 請問,意思是診斷的部份,需要長期觀察和判別,之後才能有結果和更好的方法嗎? 3. 發現自己描述得不太清楚,我當時做的是個別諮商一次完整流程(6次晤談),曾有跟個管師談過,也是他建議我去學校諮商中心找心理師的。就是經驗不算很好(或說不合適)。 非常謝謝回應。
諮商心理師 楊漢章2021 年 9 月 17 日 12:25 PM
你好 針對原本文章提到解離或其他猜測可能有的診斷,較理想還是回到診間與醫師仔細討論。舉例來說文章提到腦中有聲音,這倒底只是思考的形式還是是聽幻覺,這就可能有不同的評估了。 其次,在學校遇到不適合的心理師,在社區付費找心理師有是可能會遇到不適配的心理師。可能因為性別、諮商方式,或是議題專長不同所影響。如果要穩定負擔諮商費用是有壓力的,大學諮商中心仍是非常好的選擇(也都是領有執照的心理師)。或許可以從那次不好的經驗整理一下,再重新與其他心理師合作看看。 最後如果願意,有一本可以推薦觀看「認識心理諮商的第一本書:心理諮商80問」。對諮商的理解更多,或許在使用諮商上可以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