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使用者2021 年 8 月 24 日 3:59 PM

高中生·憂鬱·自殘

從國中開始一直有[要是睡著就不用醒來][現在死掉一定很輕鬆吧]的想法。目前還是高中生,就讀北部前五名的公立高中,家裡對成績不太要求,但我的自我要求非常高。國中的時候因為同儕壓力,有幫忙同學作弊過,被班導知道(有告知家長),罵人時她說她對我很失望,也沒特別說什麼。但我對於別人的看法非常重視,[對我失望]這句話可說是最大的打擊,那時候會用圓規割手腕,但不深。我在外人眼裡一直是乖乖、優秀開朗的小孩,甚至連最親的媽媽我都沒有跟他講過我以上的想法。國三時有因為壓力胃痛住院過,那時醫生有安排我去看心理醫生,但我連在心理醫生面前都不敢或不知道要怎麼把想法說出來。現在要升高二,功課跟不太上,在學校人緣不錯但沒有什麼知心的朋友,又用很嚴重的外貌焦慮,覺得自己好醜好胖,很害怕別人的看法,常常會有想死的想法,但對家裡又還有牽掛,怕爸媽傷心,現在怕爸媽發現不會用利器割手,只會在看不到的地方用指甲一直刮一直刮。我真的沒有勇氣告訴任何人這些事,因為我不想讓他們失望:)

9123

kk2021 年 8 月 25 日 10:52 AM

這位同學我非常明白你的意思,但奉勸你最好找一個信任的人或是打1995或者1925好好聊聊也可以去看身心科,不然到後面會有嚴重的家庭矛盾到時你就不會是小自殺了

匿名2021 年 8 月 29 日 11:51 AM

你是不是很常看IG或臉書那類社群?久了就容易產生比較心態

楊漢章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 楊漢章2021 年 8 月 31 日 7:28 AM

同學,你好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大學生,或是你有沒有從其他管道稍微了解一下大學生的生活呢?在大學,多數上課相對自由,教授相當對學生的規範和要求放鬆非常多,要不要去上課,要多努力念書都是個人選擇。大學只有書卷獎,沒有其他排名。不再需要與所有同學整天膩在一起八小時,要在大學當個隱形人也是相當容易的。 我曾經在大學擔任心理師,每年大約這個時候新生入學,幾乎所有大學都會針對新生做心理測驗,會從邀約現在可能有自我傷害風險的學生來關懷。我聽過許多人在國高中會自我傷害,到大學就不會有這些衝動了。好像離開那個情境,來到更開放的情境,有些過去想不通的、放不下的,就容易相通或放下。或是在大學申請接受學校諮商,讓自己容易相通放下。 youtube有可以搜尋「selective attention test」或是「invisible gorilla」,你可以看的實驗影片資料:主要由三個人穿白色上衣、三個人穿黑色上衣,他們在一個場地內交叉走動,同樣顏色衣服的人彼此穿一顆球。受試者的任務就是計算白色衣服團體傳了幾次球。任務過程,影片中會有人穿著黑猩猩的衣服穿越畫面。影片結束除了問傳球次數,還詢問參加實驗的人有沒有看到黑猩猩。有一定比例的人回答沒有看到。 這段影片除了在說選擇性注意力的現象(這是正常的,多數人都是如此),更重要它說明社會化的力量。當家人、學校教育、媒體,不斷直接或間接傳遞給人什麼是重要的/不重要、有價值/沒價值、成功/失敗、美/醜。當人太聚焦某件事,就會忽略其他的。當這件唯一的事做的不好、達不到標準,就會有很多情緒困擾,和用不適合的方式處理情緒困擾,又造成困擾。 這個回應比較長,是希望提醒你覺察到環境的因素怎麼影響你。可以尋求學校輔導室協助,學習情緒調適或是討論自己加諸自己的標準,都會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