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抱抱老編
嬰兒時期的我們,會完全吸收來自外界的資訊,若媽媽給予良好的照顧、情緒穩定、遇到問題可以想辦法解決,那你也許就會是安全感十足的人;反之,若媽媽經常忘記餵奶、情緒焦躁、遇到問題總是驚慌失措,那你也許就會是個焦慮的人。
這些都是大方向,實際上還是有其他家庭成員的影響,只不過當媽媽是一天在你身旁 15 個小時以上時,你們不免會有最多的相似之處。
也就是說,你與最初照顧者的關係,會形成一套你未來在各種關係中的模樣,尤其是伴侶關係,這也是相當知名的心理學理論──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所要表達傳遞的。
依附理論是由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所創立,他與其學生做了一系列實驗,證明母嬰關係的重要性。依附理論經過眾多學者研究,有了不同的類型區分,其中一部分學者區分為以下幾種:
一、安全型依附:你對媽媽感到很安心,即使她偶爾粗心
安全型依附者,他在關係中感到安心、穩定,通常小時候長大的環境良好,但未必是富裕,而是主要照顧者給予的關注與照顧充足。
如果我們同樣用媽媽與你的關係來舉例,你長大的環境可能是這樣的:媽媽的照顧相當貼心,雖然偶爾會犯點錯,但也能很快彌補。重點並非從來不犯錯,而是不出太多差錯的情況下,媽媽可以和你協調出良好的溝通方式與溝通品質。你對媽媽可以有足夠的信心,知道她會替你著想,卻又不至於讓你感到厭煩。
當你帶著這種感覺遇到他人、進入愛情時,你能自然地對眼前的人感到放心;當覺得對方怪怪的時候,可能會主動溝通或遠離,不是因為歧視或有敵意,而是對方散發某種焦慮或逃避的感受時,那並不是你熟悉的感受。
這也是為什麼常有心理文章寫道:如果要進入一段健康的伴侶關係,最需要做的其實是整理好自己,因為當你是個安全感充足的人,也才有可能與同樣的人對頻。
二、焦慮型依附:媽媽關心多到像騷擾,你付出總讓對方更煩惱
焦慮型依附,或許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到的類型。他對於一段關係感到擔心、焦慮、恐慌,而且越親密的關係越是如此。
焦慮型依附在童年可能出現的狀況是:媽媽極為焦慮,她常常問你有沒有吃飽、不斷提醒你聯絡簿帶了沒,她的關心無微不至,多到讓你覺得雖然被照顧,但更像是種騷擾,所以當你到了會反抗的年紀,通常是國中或高中,就會開始和她吵架。
問題是,和媽媽吵架後讓你感到愧疚,因為她仍舊關心你、說著她是為你好,你也不曉得是真是假,但講著講著十幾年過去,總之大概是信了。你也會反過來對媽媽好,但每當你想靠近媽媽,又被她焦躁的情緒給推開。焦躁可能表現在「出於關心」對你說教,讓原本想和她談心的你,話到嘴邊又說不出口。
你們的溝通只有單向,無法雙向。要不是媽媽不斷碎念,就是你生氣怒罵回去,媽媽也許會道歉——但你要的不是道歉,你想要她能好好聽你說話。
當你帶著與媽媽相處的感覺,進入一段伴侶關係,你很自然地會找到焦慮的人。因為你最會處理的情境就是焦慮,你知道怎麼安撫他們、怎麼讓他們開心、讓他們感覺到愛──即使有時你並不愛。
每一段伴侶關係的初期肯定是美好的,因為有那些美好的感覺才會讓你想和那個人談戀愛。焦慮型依附者知道如何付出,甚至常常過度付出,而對方的開心就是你的開心。
你不會管什麼公不公平,只要能讓對方開心、能讓對方看見自己最重要,而對方只要一點點的回饋也就讓你興奮不已。
焦慮型依附者經常找到需要被照顧的伴侶,你的生活重心逐漸變成伴侶的需求。只是,一旦交往久了,你也想被照顧,也想講講自己的心事被安慰。
你沒辦法表達他自己,因為你擔心壓迫到對方而有愧疚感,也害怕對方離開。
如同當初對媽媽的感受,憤怒又無法表達,愧疚卻也沒其他辦法。
三、逃避型依附:寧可先逃離期望,也不要父母不斷讓自己失望
逃避型依附也很常見,只是大多為隱性的,因為他如果真的想逃避,即使你身為他的朋友,大概也不會聽到他談論自己的感情,或者他們根本不進入一段愛情關係。
若從逃避型依附者的小時候說起,他與媽媽的關係可能是疏離的,媽媽不太回家的那種疏離、或是媽媽與爸爸整天吵架的那種疏離。身邊照顧他的人,心思都不在他身上,他也只能獨自承受,最後選擇不聽不看,還比較舒適。
也因此,他少有發展出調節情緒的心理功能,或說,他發展出強大的自我壓抑機制,他對爸媽早就失望透頂,但也告訴自己那不重要,生活沒負擔就好。
逃避型依附者可能寧願選擇炮友關係,而非承諾穩定的封閉式伴侶關係。因為不用負責對方的情緒,不舒服馬上閃人,不會有壓力。
只是,他還是會孤單,他對伴侶關係其實也只是太害怕而不敢進入,他擔心自己變成爸媽吵架、大吼、衝去跳樓的那副模樣。所以如果有人能安撫他的恐懼,他其實非常想要一段關係。
同場加映:焦逃配——相愛相殺卻又一再複製的關係
焦慮型依附者與逃避型依附者總會找到對方,也就是常聽到的「焦逃配」。
因為焦慮的伴侶很會處理逃避者的害怕、他善於溝通、樂於助人、展露友善的這些面向,都讓逃避者對於關係有了美好的想像——但這同樣是問題的開端。
焦逃配後續相處中,逃避者如果沒有學會溝通,那麼當焦慮者也想被照顧、逃避者無法給予時,焦慮者就會越來越焦慮,不再是善解人意的樣貌。而焦慮者如果沒有學會穩定自己,當逃避者不想面對某些問題時,兩人就會吵架鬧分手,但這又是兩人從小最常見到的爸媽相處模式。
我們總避免自己成為某種樣貌,但越是避開,就越走向另一個極端,而每個極端最終都是相似的。
四、矛盾型依附:被抽離掉的童年創傷,卻讓身體受了重傷
矛盾型依附用最簡單的方式說,就是同時展現出高度焦慮與高度逃避。他沒辦法壓抑情緒,也沒辦法順暢表達情緒,因此情緒只能從其他管道被宣洩,通常是身體,像是割腕、暴食、混亂的性行為。
小時候若遭遇較嚴重的創傷,又沒有被適當的安撫照顧,一個孩子可能需要透過「解離」,以保護自己的內心不受到更嚴重的傷害。主要照顧者可能不在場、可能人在心不在、或者就是施加暴力者。
因為沒有人可以保護他,他只能將心靈硬從肉體抽離,不要讓自己感受到自己,也許就不會那麼痛苦。但實際上,他的肉體還是有感覺啊!焦慮的緊繃感、懼怕的內縮感、忿忿不平的脹熱感,他卻都不敢對爸媽表達。
那是淚水與淚痕的交織,一言難盡。
但身體與心理是一體的,當我們的心理無法承受某些事情,身體就會成為替代品。從較常見的頭痛、失眠、拉肚子,到較嚴重的長期耳鳴、免疫系統失調、莫名疼痛,都可能是心理承受了某些事情,但少有覺察、或下意識不敢覺察,未有效調整而長期累積的不適。
一位矛盾型依附者承受的苦,通常不太可能進入一段關係後就消失或改善、從此變得幸福快樂。大多數的情況是,他會一位換過一位,但和每一位都斷不開,因為他需要相當多人來承接。
但最終,他仍舊需要處理並療癒童年所受的傷——這勢必需要花費一段漫長的時間——慢慢地,他才能在與人的關係中,尤其是與親密伴侶的關係中,找到自在的平衡。
五、依附型態像是光譜,越認識自己才能邁向理想的關係
有某種依附類型的行為表現時,不代表你就是該種類型。同樣地,當你是某種依附類型時,不代表一定會表現出上述的行為。每種類型都有光譜式的程度分別,每個人都是四張光譜的綜合體。
區分類型只是方便說明的標籤,實際上每個人都同時有這四種面向,只是大多時候表現出哪一種,較會被歸類於該種類型。而與不同伴侶、重要他人相處時,也可能會展現不同類型,甚至長期相處下來,也有可能轉變原本的類型。
此外,依附類型也可以說是人格特質的一部分。舉例來說,如果你是焦慮型依附,應該不只和父母或伴侶相處時會焦慮,在職場或朋友相處上,可能都是會想比較多,充滿腦中小劇場的人。
雖說研究顯示,安全型依附是最多人所屬的類型,但你可能不會感到身旁的人都是有安全感、正向愉悅、可信任依靠,因為「理論」和「實際生活」還是有很大的落差。同樣地,儘管你是焦慮型依附,別人看到的你肯定不是無時無刻都在焦慮;或者,你的朋友是矛盾型依附,但你卻感到他心態成熟穩定。這些都很正常。
不論我們被賦予什麼標籤,或是我們替自己貼上什麼標籤,那都不代表我們永遠是那樣的人——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的優點與困難是什麼,你有覺察,你願意改變,那就有可能邁向一個安穩自在的心境,以及你理想中的情感關係。
透過「依附關係圖鑑」,測出自己屬於哪種依附類型
常常覺得自己愛得好累? 一直在關係中重蹈覆徹? 其實,很有可能是我們的依附系統在作祟。
快速答題解鎖你的依附角色,還有合盤功能,解析雙方依附風格,打造更好的關係互動。
立即前往測驗,解鎖自己的「依附角色」,深入了解你在感情中的模樣,找到更愛自己的方法!
依附關係課程:學習去愛,好好被愛
四門課程,帶你深入了解自己的依附型態樣貌,打破關係的惡性循環、幫助你解鎖關係困境!
初次嘗試心理服務的初心者,不妨透過 FarHugs 遠距抱抱的主題式教練課,由專業的心理師,一對一帶領你展開自我療癒的旅程,一步步解析自己與親密對象的依附風格,重新評估、調整關係中的互動方式。和心理師一起覺察與練習,往「成為安全型依附」的路上邁進,學習好好去愛,好好被愛!
⭐ 深度探索你的依附類型,療癒受傷的自己與關係
⭐ 我還值得被愛嗎?心理師用五堂課帶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 「為何總是愛得這麼累?」心理師陪你打破關係中的惡性循環
⭐ 「了解那些生氣氣背後的真正需求」從依附理論出發的情緒探索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