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ie2020 年 10 月 23 日 6:32 AM

醫生診斷為反芻思考,但我存有懷疑

我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大腦去不停 不停 不停 無時無刻回想以及聯想到某個人說過的每一句話,而這個人並不是「前男友」,而是我已經斷絕聯絡的曾經的「朋友」

9186
江政彥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 江政彥2020 年 10 月 23 日 7:06 AM

有一個有趣的實驗是「白熊效應」在泛科學的文章有提到,可以找來看看。簡單說,在一間教室內,老師下達一個指令,要求學生「不要想白熊。」最後學生們的反應都是,他們第一個想到的都是白熊的樣貌,彷彿就在這間教室中,根本無法不去想到白熊。 似乎在Ellie的訊息中,也看到類似的模式,而對自己下的指令是:他只是曾經的朋友,「不是前男友」。 分手,是一種親密關係的失落,祝Ellie能找到一位溫柔的心理師,陪著你走一段低谷的時期。

原作者2020 年 10 月 23 日 7:12 AM

真的不是分手。因為她是女的 我也是女的,並且我性向正常。 這個問題只是 我的腦袋會自己去回想及聯想到某一個人,而通常這種現象都發生在跟前男友分手、失戀時。所以才奇怪

原作者2020 年 10 月 23 日 7:14 AM

但她的確曾經是親密的朋友,所以的確可以算是「一種親密關係的失落」

張銘倫臨床心理師

臨床心理師 張銘倫2020 年 10 月 24 日 3:56 AM

反芻思考是症狀,不是診斷,大部分的精神科、身心科疾病診斷屬「症狀集群」,也就是許多症狀集合起來匯總成一個XX疾患,像是「反芻思考」這個症狀,就會出現在很多精神科診斷當中,甚至一般正常人也會出現反芻思考,只是沒有加上其他症狀來影響學業、工作與生活,也就不需特別處理。 不像「高血壓」這類的生理疾病,光看診斷名稱就可以知道病因—因為血壓太高所以被診斷為高血壓,但大部分的精神科疾患,無法光看診斷名稱就意會出專一性病因,所以很難對症下藥,一半以上的精神科疾患,全以症狀緩解為主,就是靠與醫療人員討論出可能的問題成因、訂出邁向適應的行為,這也是心理治療可做工的地方。 想想看,是不是那個朋友和分手有什麼連結?說的話對你產生什麼意義和漣漪,以此為探索的起點。

原作者2020 年 10 月 24 日 4:57 AM

它已經嚴重地吃掉我的專注力,雖然我目前沒有因此開車時出車禍之類的,但我覺得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和分手的連結以及說的話產生的意義和漣漪 這些我都想過,但接下來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張銘倫臨床心理師

臨床心理師 張銘倫2020 年 10 月 24 日 5:30 AM

嚴重影響注意力的確非常嚴重,不排除幻聽的可能性,最好到大醫院的精神科求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