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使用者2020 年 10 月 18 日 1:05 AM

如何選擇諮商師

請問要如何選擇諮商師呢? 目前有三個選擇,分別在幾間不同診所,目前我還沒接受過正式評估,還在收集資訊中。 當然錢跟距離都是重要考量,但這邊想了解該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 選擇1)一位聊得來的諮商師,幾乎可以向朋友一樣聊天,我曾聽過諮商師要跟患者保持一定距離,(要保持威嚴?)不知道如果像朋友的諮商師進了診間後,對醫病關係是加分還是減分? 選擇2)一位在他個人專業領域上有符合我的需求(我想先解決個人情緒困擾問題,往後可能會衍生到親友相處問題)如果我一開始就跟同一位醫生看,是否未來他會更清楚我的情況,有助於未來牽涉他人的諮商呢? 不過我先診間外和這位諮商師小談過,覺得性格上來說他是我平常會避開的類型,而且會下意識不相信這種權威的類型,所以我怕進了診間我會花很多時間說服自己信任他。(這不是他的問題是我對他這個類型的既定印象) 3)朋友大推的諮商師,但我沒見過本人,在社群上看過並不是特別有眼緣 4)去診所經過評估來安排該診所認為合適的諮商師(但這樣都沒見過我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抗拒)

1 k4
郭哲宇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 郭哲宇2020 年 10 月 18 日 7:10 AM

人的選擇歷程常是多方考量,也會交雜理性與情緒的心理運作。 心理工作最常的回應其實就是不一定與it depends(視情況而定) 回應你提及的部分 1. 有諮商效能的晤談不一定是像朋友般的聊天,也不一定總是舒服,帶給你朋友感覺的心理師可能潛藏你的期待,也可能是你迴避了不喜歡的特質心理師,但假如你的議題確實反映在心理師的特質上,也可能就能藉機在這樣的互動關係中去處理,或是可以有矯正性的情緒與關係經驗,所以無法跟你說加分還是減分,朋友感覺的心理師也可能讓你遇到不同的諮商瓶頸。 2. 專業領域符合需求,但特質是不喜歡的權威類型,所以未來可能較了解你後續的議題處理(但不是絕對),也有可能在前期的迴避與防衛就會讓後續的諮商打折扣,但這還是要取決於前期你們的信任與安全感的建立,還有能否立即性(此為諮商專業技巧)的討論其特質迴避的議題,這也可能是一種移情,移情嘗試諮商關係中的治療素材。 3. 沒有眼緣的心理師確實較不討人(你)喜歡,有的人無所謂,有的人覺得想跟投緣的心理師談,這其實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或許你可以先思考與覺察自己較有眼緣的心理師,究竟是哪個部分讓你偏好性出現,例如微笑、長髮、聲音、身材、語調等等,是否對應你過去的經驗裡,這些條件因素是否有特殊的意涵,都是可以帶到諮商室裡或晤談中去討論的,你需要在這樣的選擇裡去迴避什麼,或滿足什麼,都是很值得藉諮商關係去探討的議題喔。 一般選擇心理師可以思考的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部分 : 1. 性別 (但要思考為何自己偏好某個性別,有對應到自己的議題嗎? 假如沒有,這樣的選擇滿足了自己什麼樣的需求,這個需求滿足對自己諮商所尋求的協助是有意義的還是嚐試可以放下這個非理性的選擇) 2. 所欲談議題的熟悉度,與是否可以讓你較感受到安全感 (例如多元性別氣質的友善) 3. 假如你的心理師有資歷,是否看得出其對應你的諮商議題其專業度 4. 長相或穿著是否影響你對其信任與安全跟自在感 (有的心理師面容或穿著讓你莫名不自在,可以在諮商歷程中討論,或是告知後主動更換心理師,但心理師也是人,或許它會受挫或產生情緒與解讀,但那不是個案的責任,但假如牽扯到人際互動模式,則又另當別論) 5. 收費與地點與時間 (可負擔次數內的鐘點費/ 可負擔的交通時間與便利性(包括停車便利性) / 時間配合是否可以接受,有些心理師很難約時間,或總是需要你請假或犧牲某些活動,無法定期晤談或需要間隔較久,或

郭哲宇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 郭哲宇2020 年 10 月 18 日 7:11 AM

無法定期晤談或需要間隔較久,或是幾乎無法在當次臨時延長晤談時間) 6. 假如有服用精神科藥物,該心理師對你的藥物治療與病程(包括疾病階段禍福要改變階段)是否熟悉 7. 治療取向與學派觀點 (但這個部分有時較難評估,包括較談話性的/分析取向/體驗取向/藝術取向/人際歷程/家族治療….等等),當然每個取向對同一個個案都可能有不同層面與程度的助益,諮商效能的評估是多面向的,也很難說什麼學派對你比較有效,但有些個案會反映它遇到的諮商師較為冷漠分析或很少回應它什麼,這或許可能是取向學派的差異,但也可能是治療師本身的特質與信念差異,同一學派仍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或不同個案治療師的回應與呈現確實也可能有很多的調整,it depends 無法化約與一概而論 8. 場所本身的接受度 (有些諮商/治療所可能有很多候診人或是不同活動的餐與人,或有光線氛圍問題,都可能影響個案接受晤談前的心理變化,了解實際環境後可以選擇自己較為接受的環境特性的場域,或是先上網查詢衡量 有些人事物確實無法在諮商進行前真的了解到,所以假如多方考量後選擇了某個心理師進行諮商,還是會建議你將自己心中的想法,在進行過諮商後提出來跟諮商師核對或詢問,通常會得到很真誠或基於個案最大利益的考量所做的回應,那這時有時會增進諮商關係,也會有更真誠一致的人際溝通練習,或許諮商對自己的幫助也藉此更進一步,真的遇到很難克服的問題,也鼓勵你們真誠提出後,為自己做選擇,人生不就在一次次的選擇中前進嗎? 希望你能找到適配的心理師,陪你在人生中各種很難很難的關卡裡,陪伴你思考與克服。

2020 年 11 月 17 日 5:07 AM

說了這麼多,重點是什麼?

文子2020 年 12 月 13 日 11:31 AM

整理蠻多重點的啊,一直發這種言論你的動機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