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做夢大概第二週了吧……
今天0615夢醒,夢到我和妹妹,在一間好幾棟樓社區的其中一個房間 爸爸媽媽都出門了,只有我和女生在家。 忽然有人敲門,是一位身材細長黑色短髮,穿著時髦的女士,他走進我們家就坐在客廳沙發,我們問他什麼也不說,後來我偷偷跑去屋外的了樓梯間,打電話跟爸爸說,然後又來了一個奇 怪男生要闖進來,這時候我開始緊張大叫,隔壁的鄰居也找來管理員,然後我把那男生像抹布一樣拎去起來,從樓梯間的縫隙丟下去,後來我想到屋內還有一個女的,我記得他們好像有說他們是母子還是什麼關係……我趕緊也鼓起勇氣要把那女士趕出去,突然她拿出一把短刀,我一邊要妹妹趕快把門外的鞋收起來,一邊很驚險的把那女士也拎起來從樓梯見縫隙丟下去,然後趕快跑回屋內,非常驚恐的鎖起兩扇門,第一扇門上下各有一個拴子,加上中間有一道內鎖,第二道我忘了長甚麼樣子,只是我很害怕,這是屋內好像不只我和妹妹還有管理員跟一個爸爸還是叔叔?然後管理員跟我說這棟樓的逃生間還是電梯我忘了,可以逃到第二棟,第二棟可以逃到第三棟,第三棟可以逃到第四棟。然後我突然想起屋內還有一些窗戶啊,後門啊,天井啊!正要衝去檢查要關起來的時候我就醒了……
原作者2021 年 7 月 18 日 10:49 PM
更正。應該是連續第三週……從7/13就已經連續兩周……為什麼吃了藥以後變成每天做夢?
諮商心理師 楊漢章2021 年 7 月 19 日 6:51 AM
你好 你補充詢問的為什麼吃藥之後會做惡夢,這可能有些誤解,我們需要把「睡覺會做夢」和「做夢內容」區分開來理解。 一般人睡覺都會睡眠週期,熟睡後會進入快速動眼期,在這個階段會開始做夢。然後又會回到淺層睡眠,再進入深層睡眠,然後再進入快速動眼期。一個完整的睡眠週期會是90分鐘,一個晚上的睡眠會經過好幾次的睡眠週期。因此,每個人其實都有夢,只是清醒過來意識層面有沒有記得而已。 另一個讓你困擾的比較是夢的內容,夢的內容就跟你的生活經驗有關。若你清楚夢的內容跟生活什麼事情有關,能夠去適度處理,可以有助於減少這些經驗出現再在夢裡。若無法連結夢跟現實生活的關連,則建議要尋求個別晤談釐清夢的訊息。 因此,不吃是吃藥讓你做惡夢,而比較可能是生活中原本就有未解決的問題,助眠藥物讓你的睡眠比較能完整進行睡眠週期,而你比較有機會進入能做夢的快速動眼期,而你也能記得,而產生這樣的解讀,因此關鍵仍是要去處理原本的問題。網路上有醫師分享可以透過調整助眠藥物的,減少進入做夢期的方式,這就需要跟你的醫師討論調整藥物的方法與可能的影響。 另外,有個提醒,夢隱含比較多潛意識的內容,不建議在公開地方詳細描述夢境內容。以上提供參考。
原作者2021 年 7 月 19 日 7:07 AM
請問醫生,我不太懂為什麼不建議在公開的地方詳述夢的內容呢?我不是都匿名了?而且不在這裡說,都沒地方問……我夢的那些被殭屍追被巫婆追開車逃跑走路找路還有有壞人闖入這些是什麼難堪的夢嗎?
諮商心理師 楊漢章2021 年 7 月 19 日 7:18 AM
你好 澄清我指的是有結合你個人資訊的平台,在這些公開地方分享夢境有潛在的風險。因為夢的內容通常比較非現實點,你無法控制他人如何解讀你的夢以及別人如何用你的夢(例如,職場或求職情境)。因此,提出這個提醒,當然在這裡是匿名性質,安全性是比較高點。 另外也澄清我的身份是心理師,非醫師。
原作者2021 年 7 月 19 日 7:43 AM
請問心理師跟醫生有甚麼不同呢?是幫人做諮商的嗎?
諮商心理師 楊漢章2021 年 7 月 19 日 8:29 AM
你好,簡短回覆: 在台灣,醫師和心理師都屬於醫事人員,醫師的訓練在做評估診斷、提供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有些醫師以藥物治療為主);心理師的訓練主要在進行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並不具備 開藥物處方的資格和訓練。 用一個比喻說明:一個人太胖了,心肌梗塞送醫要緊急開的刀投藥排除危險。緊急治療後,他需要改變生活型態,避免再次因為太胖由又心肌梗塞送醫。心理諮商比較像是協助改變生活型態。
原作者2021 年 7 月 19 日 12:03 PM
請問你們心理諮商跟心理治療費用怎麼算呢?
諮商心理師 楊漢章2021 年 7 月 20 日 6:14 AM
這個 app有提供媒合服務的機制,可以透過app與後台管理者聯繫諮詢服務細節。一般來說,以單次接受服務進行付費。
原作者2021 年 7 月 20 日 8:24 PM
但是這種遠距的諮商真的有用嗎?
不見得會更好2021 年 7 月 25 日 10:41 PM
楊心理師好像回覆得很頻繁,不知道平常會不會回覆個案訊息。如果我看到自己心理師不回自己拼命回陌生人,應該會很不爽
諮商心理師 楊漢章2021 年 8 月 2 日 2:43 AM
你好 在平台回覆提問是提供諮詢,與個別晤談的性質及能提供的深度截然不同。另外尤其這個平台是匿名性質,並不會知悉發文者身份,如果有正在晤談的當事人,就可以帶回諮商中討論或直接處理。
不見得會更好2021 年 8 月 7 日 1:54 PM
有時候就是想要心理師直接回覆啊,問題也沒有很複雜,不想要等一個星期。而且不管什麼問題都回等下次晤談再討論,我覺得很商業取向,會讓我覺得這個心理師只在乎錢,不在乎我的感受。
原作者2021 年 8 月 7 日 1:56 PM
馬的 不要在我這個版討論這種問題!幹
喵2021 年 8 月 8 日 9:36 AM
我反而覺得心理師需要時間休息,和個案一起工作是蠻消耗能量的,結束晤談後心理師也會需要個人時間,可能要整理思緒、整理個案的資料、被督導等等。 如果每一位個案都在非晤談時間要求心理師回覆的話,那這樣感覺心理師蠻辛苦的,加上本身心理師和個案算是工作夥伴關係,我自己也不會和我的心理師私下有什麼交流。
原作者2021 年 8 月 8 日 11:43 AM
對不起 下午我沒控制住脾氣罵了髒話
不見得會更好2021 年 8 月 8 日 12:11 PM
有病狀還是吃藥控制吧,只看諮商不會好的。感覺已經只能把自己的怒氣轉成攻擊他人還蠻危險的。 另外原po都說不要討論了還硬要加入回覆的勇者,回訊息就等於不能休息?又不是24小時在回,一般上班族工作上遇到事情能完全下班就不回的有多少?薪水還沒心理師高吧,如果完全不負責任就是回家吃自己啊,一般上班族上班就不累嗎?好笑。既然下班時間有閒情逸緻回覆陌生人憑什麼不能回個案?不就因為怕回了個案花在諮商上的時間就少了錢就少賺了而已嗎,就是商人
喵2021 年 8 月 8 日 12:20 PM
你可以問你的心理師ㄚ 在這邊猜測也得不到答案~ 我認為回個案和回陌生人不太一樣 就我自己的想法 諮商過程要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下進行晤談~有很多小細節構成的感覺 每次的對話也都是有目的的 而且陌生人不是心理師的案主 也沒有建立治療關係⋯等等 沒有達成你想要的回覆 就直接篤定人家是商人 聽起來蠻傷人的~當然我也不否認每個行業都有這種人 就是希望各方面都有證據再這樣說他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