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正處於畢業後的求職階段,但仍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或是已經出社會兩、三年,但常常懷疑現在這份工作是否真的適合自己?甚至已經在職場打滾好一段時間,但工作到一定週期就會迎來嚴重的職業倦怠,讓你不停在求職人生裡兜兜轉轉,努力嘗試想找出那份「命中註定」的工作,但又害怕自己在別人眼裡穩定性不夠?
也許你算過命、上過就業培訓班、也打聽過身邊「人生勝利組」的朋友都從事什麼工作。不論你屬於上述哪種狀況,我們都想跟你說聲「辛苦了!」。
根據 2022 年底勞保局統計,台灣平均請領退休金年齡為 61.28 歲。這也表示,畢業後出社會的我們,需要面對將近 40 年的職業生涯。
因此,如何從每一份工作中找到重要的價值,並利用自身的優勢及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將困境化為挑戰,持續從中學習、成長,將是在職涯獲得成就感與幸福感的重要關鍵。
這門課程將由專業人士陪伴你,通過結構性的方式,幫助你釐清目前的職涯挑戰、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課堂中,也會透過實例討論,教你運用自己的特質,為職場及人際關係加分,找到改善現狀的具體行動方案,讓你在職涯的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
【課程目標】
1. 幫助學員釐清目前的職涯挑戰與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
2. 聚焦「現實」和「理想」工作狀態間的差距
3. 找到改善現狀的具體行動方案
【適合族群】
1. 換了好幾份工作,始終還沒找到目的地
2. 對個人未來發展感到迷茫的你
3. 在工作中找不到成就感和價值感的你
4. 大學剛畢業,面臨人生首次求職,感到不安和迷惘的你
5. 不清楚自己的天賦是什麼,渴望找到「命定工作」的你
6. 好想擺脫職業倦怠、重新找回工作動力的你
7. 想要轉換職涯或跨領域,但不知道從何開始的你
【課程堂數】共 2 堂(採單堂預約制)
第一堂:
1-1. 重新認識「我」
1-2. 職涯心態:從 “Know-What” 到 “Know-Why”
1-3. 我的職業人格類型
1-4. 回家作業:「我的零件配置表」、「我的使用說明書」學習單
(課後找小幫手領取學習單)
第二堂:
2-1. 檢視及分析兩張學習單
2-2. 釐清目前職涯挑戰
2-3. 拉近「現實」與「理想」間的差距
2-4. 一起設定行動方案
【授課教練】
朱仲翔 醫師 / 教練
• 專業背景與經歷:
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澳洲國際教練學院學員、教學醫院主治醫師、教育部國教署諮詢顧問、台灣諾華公司醫藥學術顧問
• 專業領域:
職場人際溝通、領導力與團隊合作、職務轉換適應、個人時間管理、工作生活平衡
• 專業取向:
教練(coaching)、目標導向、焦點解決、認知行為、情緒辨識、職場議題、人際議題、目標設定與執行規劃
• 實務經驗:
精神科臨床醫療資歷約 10 年,國際製藥公司工作經歷約 5 年,教練訓練及實務累積時數超過 200 小時
【學員課前準備】
1. 請預先進行 16 型人格測驗,並將測驗結果記下來。
• 英文版 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free-personality-test
• 簡體中文版 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ch
2. 請將你目前在職涯上遇到的困難用條列的方式寫下來,連同 16 型人格測驗的結果,於課程開始 3 天前一起提供給小幫手,由小幫手在課前轉達給教練。
➤ 請複製以下訊息,填寫後回傳給小幫手
(1)我的 MBTI 類型:
(2)我目前的職業(如有):
(3)我想從事職業(如有):
(4)我目前的職涯/求職困擾:
a.
b.
c.
3. 想像你今天要向新朋友介紹自己從事的工作,請準備一段 3 分鐘的自我介紹(寫下來用唸的也可以),讓教練能快速認識你。
在上完【破解職涯死循環!】系列兩堂課程後,若你還想繼續深入探索相關議題,歡迎至 FarHugs App 預約【朱仲翔醫師的客製化教練課】,讓抱抱教練以你個人的需求及議題出發,陪伴你提升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